谣言止于智者!
新冠肺炎出现以来,疫情相关谣言层出不穷。这些谣言或利用疫情制造恐慌,或蹭热点博人眼球,或放大细节引发误解,林林总总,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
为遏制虚假疫情信息传播,铲除网络谣言滋生土壤,提高民众辨识谣言的能力,并认识网络谣言的危害性,上海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联合上海主流新闻网站辟谣平台,收集整理了1月-7月在新闻网站、微博微信、app等平台上出现的涉沪谣言,结合谣言在网上的传播热度和影响力,整理出疫情期间涉沪十大网络谣言辟谣榜。
点评:疫情尚未结束,各地相关政策会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主流媒体在发布信息时,可以借助专家、学者和一些在网民心目中有良好信誉的公众人物,利用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权威力,提升舆论引导的亲和力,从而降低事件的模糊性,达到良好的辟谣效果。
点评:疫情期间,政府部门成为网络辟谣的主力,尤其在涉及“防疫政策”和“病例信息”的谣言方面,“政府发布”有着一锤定音的效果。针对该谣言,市委网信办第一时间通报舆情,市公安局迅速出手查证,并通过“警民直通车”新浪官微及时发布了权威澄清信息,有效压制了谣言发酵空间。警方对造谣者的惩处,也起到了很好的震慑作用。
点评:网传消息没有提到将在上海哪些主干道消毒,用什么药物进行消毒作业,表述草率,疑点众多,且查无出处,一看就不是权威部门的规范通知,属于以讹传讹的谣言。网民之所以会广泛转发这条谣言,并不一定真的相信,而是希望通过传播来获得有关部门真实的反馈。因此,当谣言产生之后,相关单位应当及时公开事件真相,权威媒体要跟进报道,并通过联合辟谣的方式将影响社会稳定的涉疫情类谣言及时扑灭,以化解社会公众的焦虑,维护清朗的网络空间和正常的社会秩序。
点评:在上述事件中,谣言的最终平息是依靠主流媒体的及时参与。当谣言开始传播时,主流媒体需要及时公布真实信息,然后逐渐增加新的信息点,这是应对谣言很有效的办法。主流媒体由于公信力较高,发布的信息可信度高,会引导民众的从众心理从谣言转移到正确的信息上,网络谣言不再有新鲜感,就不会再引起网民们广泛传播的兴趣,自然也就逐渐消亡。
点评:地摊经济上了微博热搜后,引发大量网民热议。蹭着夜市经济的热度,该谣言得以在朋友圈刷屏。虽然图片并非“官宣”,但市民非常关注“摆摊”在上海是否可行。对此,上海城管局作出了相应的解释:摆摊需申请并接受规范监管,谣言才终止传播。政府部门在面对跟公众利益息息相关的谣言时,除了辟谣,还应进行相关的政策解读,才能更好地破除网络谣言的滋生土壤。
点评:官方回应一出,不少网民都点赞,也指出了传言的不合理之处,并自觉转发官方说明至圈群辟谣。主流媒体在此也承担起了应有的社会责任感,主动介入报道,通过视频 图文解说方式全方位还原了事实的真相,最终平息了因该事件引发的网络舆情。
点评:针对一些涉及专业领域的谣言,专业的社会力量就显示出反应迅速、针对性强、精准传播的辟谣优势。针对此条谣言,民航领域的专业微信公号第一时间刊发融专业性和网言网语为一体的辟谣文章,罗列五大批驳证据,累计阅读近6万,及时且有效澄清了谣言。社会力量专业点评加上主流媒体及时跟进,使谣言无所遁形。
点评:“浦东出现喷洒酒精引起火灾”的谣言借着疫情引发的关注,改头换面后在奉贤、普陀、金山等地二次传播,表明受众对谣言的辨识能力不高,容易助长同类谣言的反复传播。这提醒了广大网民在关注疫情的同时,还要注意甄别信息的真实性。对于一些耸人听闻或明显有夸大其词的消息,应该向主流媒体或相关部门查证。对未经证实的信息,广大网民切勿轻信和转发。
点评:早在2月8日,网上就流传出多张照片,称上海查获多起人员藏匿于轿车后备箱以及有人跨越高速公路护栏进入上海金山区地界的情况,相关谣言在全国多地反复进行改头换面式的传播,造成了不良社会影响。类似谣言可操作性强,容易被人效仿,真假难辨,严重扰乱了社会公共秩序。据新闻媒体报道,尽管有关部门进行了辟谣,上海还是于11日查获首名藏匿后备箱逃避检查的人员。对此,政府部门要加强网络谣言监测力度,发现问题一定要及时处理、依法处置,在疫情期间依法加强对危害社会公共秩序的谣言制造者、传播者的惩治力度,才能警钟长鸣,振聋发聩,稳定民心,震慑不轨。
点评:疫情期间,全国多地确实发现了新冠肺炎治愈患者复阳的病例,该案例中,患者出现过一次核酸检测为阳性的结果,确实存在复阳的情况。但钟南山院士和张文宏医生均公开表示,复阳一般不具备传染性。此类真假参半且专业性较强的谣言较易触动网民神经,从而引发恐慌情绪。针对此类谣言,主流媒体可以采访张文宏这样具有群众基础的权威专家或“意见领袖”,使他们也成为澄清谣言、阻止谣言传播的“有力信源”。
小结:谣言止于智者!上海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联合上海主流新闻网站辟谣平台在此呼吁广大网民不造谣、不传谣、不信谣,共建和谐清朗的网络空间。